Sunshine.lan 发表于 2015-6-20 22:53:35

【文品复兴】美好的,不只是回忆

我热爱北京的老胡同,热爱那一个个高墙窄巷;我热爱西安的古城墙,热爱清晨嘹亮的秦腔;我热爱上海的旧楼,热爱民国味的弄堂……一路旅行,除了悠久的历史、宜人的风景,最打动我的,还是当地的风土人情——原汁原味、淳朴自然,我想,那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在。 曾在学校的TED大会上听过湖北著名的剪纸艺术大师谢些的一次分享。老先生九岁学剪纸,走街串巷卖花样。六十余年,剪纸陪伴他收获了爱情,度过了经济拮据的困难时期,见证了满堂儿孙,直至古稀。一把剪刀,一张红纸,构成了他一生的故事。现场,他花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剪出了一对“双喜”送给观众。举手投足间,渗透着他骨子里对剪纸的专注和热爱。他的眼中有光。老一辈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,传统文化的延续很大一部分却是以手艺人们的生命作为支柱。当代的人们为生活奔波、为事业忙碌,把文化遗忘在了角落。 我的家乡在广西河池,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。我出生在一个少数民族家庭,爸爸是瑶族,妈妈是仫佬族。然而,我们却对自己的民族近乎一无所知。民族的习俗、服饰、吉日庆典,逐日被汉化了的我们,离它的一切都太过遥远。在外求学,每一年回家都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改变。林立的高楼,繁华的商区,它越来越趋同于中国的每一座城市,却也丢失了最本真的东西。家乡,变得熟悉又陌生了。 但文化的根基不会那么容易被经济的发展所磨灭,有时候我们以为的一无所有,只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了解太少。去过广西南宁的民族博物馆,馆里展示的仫佬族桌椅、祭台,记忆中的老屋也曾同样拥有。民族文化并没有消失,它一直存在却被我们忽略。然而传统文化如果持续缺乏宣传和保护,没有珍重意识,为数不多的一点宝物也会渐渐被视为废铜烂铁而遭到摒弃。 去年夏天我曾在广西桂林龙胜小寨村做过暑期实践。小寨是一个红瑶村寨,保留着最原始的瑶族风土人情。村子依山而傍,小溪穿寨而过,石板路溯溪而上,传统的干栏式木结构吊脚楼分布其间。红瑶妇女蓄长发,善绣织。上乘的布料,经过一针一线的镌刻,形成了各式各样精巧秀丽的图案,鲜艳夺目、美轮美奂。民风淳朴的背后是生活条件的落后,小寨21世纪初才通电、通公路。城市里灯火通明的夏夜,小寨却被一片漆黑所包围。村里的许多人为了养家糊口而到外地打工赚钱,小寨这片净土,只剩下村里的老老少少相守相依。 社会在进步,原始的村落却近乎停滞不前。我们不能责怪现代化商品对传统手工艺的冲击,我们无法埋怨人们忽略传统文化忙于生计,我们没有理由,去阻止别人拥有更好的生活。我们能做的,是去发掘、去宣传、去保护;用我们的实际行动,帮助善良的手工艺者,守护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。 爱生爱,美生美。世界不会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而止步发展,但会因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变得更加友善、诗意、动人。传统手工艺带给我们视觉和精神的享受,我们应该为唤醒其生命力而努力。世间的美好,不该只停留在回忆里,应该让它隽永绵长。

年轻界 发表于 2015-6-22 02:00:09

请问一下您的名字和邮箱,可以吗?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文品复兴】美好的,不只是回忆